場地概況
基地位于某城市河流的濱水區,用地性質為公園綠地,該河流沒有航運的功能要求,可開展各類水上活動。
任務書設計要求
除了總平的大場地規劃設計以外,對于建筑部分的考查,是占非常重的緣分。
1)游客綜合服務中心為兩層建筑,現代中式風格。
2)功能區組成:建筑約600平方米,室外場地約350平方米。
建筑600平方米包括:
A)游客問詢,接待(150平方米)
B)簡餐及咖啡(250平方米)
其中服務及加工間30平方米,大廳150平方米,包房50平方米,廁所20平方米
C)公園管理辦公室:100平方米(可根據具體功能分為若干間)
D)小超市:40平方米
E)碼頭游船出租:10平方米
F)公共廁所:50平方米
G)游客集散廣場:150平方米
H)餐飲外擺場地:100平方米
I)碼頭廣場:100平方米
圖紙要求
1)建筑總平面圖 比例1:250
2)建筑平面圖,立面圖,剖面圖 比例1:100
3)透視圖
4)設計構思分析圖
考點分析
1,建筑選址的區域,結合碼頭來進行規劃,居中且靠近橋是首選。
河流南側的場地空間,能適合做建筑的基本上很少,兩片原有保留樹林,一處山體,占據了大半空間,再加上兩頭的空間,服務整個場地的人流過于偏,輻射能力有限。
河流北側場地的空間,人流量相對南側要集中和開放一些,居中位置的區域是相對合適的建筑選址,在對場地的其它區域的輸入時,也是最集中和均衡的。
2,濱水區的兩岸景觀,相對水體變化和調整,選擇最好的一兩處地段來做重點濱水景觀區,打造濕地景觀和水上娛樂。
下游區的空間場景,整體視野相對較為空曠深遠,對于河流兩岸的人流也能到快速溝通,結合原有的小島進行濱水駁岸區的改造,濕地景觀相對是最合適的選擇。
根據河流方向對駁岸兩側的沖擊力強弱,基本上可以確定山體部分的濱水區,是最不能大面積改造動土方的,在水流轉變處的背后分別有兩處最合適,但中間的A區由于建筑的原因,所以濱水區最宜做出改動的位置大概就落在了B區,結合原有的保留樹林,灘島來進行。
3,對于場地中的橋,我們要考慮到它在整個平面布局中的造型對于環路的影響。需要通過計算橋長與橋高來試算橋下空間是否易通行(水上娛樂)。
4,近20米的垂直山體,對于景觀視線,空間劃分和道路組織等,我們都要綜合全局來進行觀察對比,讓其為整個場地的空間來做好屏障。
對于垂直近20米的山體,它上面的道路設計,基本上是可以劃分為三類路型來分析設計,第一個是最重要的,內朝面向北側的核心地段區域,也是最佳的景觀視線位置,同理在山體的最高點也是一個不錯的登高觀景平臺點。
第二個道路體系是山體北側通往河流駁岸的一面,坡度較陡,路型在設計時呈折線式回旋設計,結合的休閑節點也基本上以線型為主。
第三個則是相對次要一些的,其山體南側面向場地外側的,可以多這一側的弧度進行道路和植物,以及標識性的內容設計。
5,建筑的內部空間要與濱水區的觀景需求相結合進行設計,可以從各個建筑空間的功能及屬性來進行綜合判斷。
基本的功能分區還是相對較為簡單的,餐廳是主體,碼頭是重點,公衛是標配,而且它們三個可以單獨設立對外出入口,L型的半圍合庭院進行軟化空間層次,從建筑到濱水區,搭建一個緩沖的視線區,供游客相對獲得一定的半私密空間,與碼頭的熱鬧形成對比。
碼頭必須要靠水,公衛入口要隱蔽設計,當然標識導向不能少。餐廳呈水平設計,保證室內客人有足夠的視野來欣賞窗外景色。
重慶大學的這份考題,綜合來看其考查難度是相對較大的,建筑的考法較深入,要求學生掌握的各項基本臨場能力較強,其園建的要求甚至超過了大部分院校的復試難度。
整個場地的原有內容相對也較為復雜,方案的優化是需要對每一處保留的對象都要進行綜合評估,以求得最合適的選項。
重慶大學這份濱河公園方案設計中,游客建筑,山體以及濱水區改造這三個核心點,構成了整份快題的重點內容,這是一份比較有代表性的快題案例,對于 我們研究其它院校的快題學習,也有一定的借鑒作用,比如北林,浙林,華中農,華科,東林等,當然其建筑的考法,基本上適用于所有院校,像華南理工同濟,東南,肯定是不能放過這么好的同類考法的建筑素材了。